当地时间7月28-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会谈回顾并肯定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落实情况。
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这一决定延续了5月日内瓦会谈达成的“90天关税休战期”,避免了8月12日休战到期后贸易战升级的风险。
至此,可以确定的是,在2025年年底以前,关税问题暂告一段落,跨境电商年底旺季促销可以全面安排起来了。
备战2025跨境电商旺季,有2件事很重要:一是备货与库存,二是资金与效率。
备货与库存:
备货频率受关税影响,83%卖家周转小于60天
从卖家2024年备货频率来看,每月备货1-2次的占比最大,达38.33%,其次为每周备货,占比为35%;按季度备货的占比较小,为15%;按半年度乃至更长时间备货的占比更小。卖家营收与其备货周期存在一定关联性,高营收卖家更倾向于高频次备货。
图源:第14期《进击的跨境人》“2025年海外仓蓝皮书”
进入到2025年上半年,中美关税变动带来跨境电商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从卖家2025年二季度的备货频率来看,每周备货的卖家有所下降,按季度和按半年度备货的有所增长,且已经鲜少按年备货的企业。
同时,一个微妙的信息在于,中美关税前后不用海外仓备货(或暂停备货)的卖家占比,从6.67%提高到8.33%。当然,在当前关税确定延长90天之后,卖家备货节奏可以针对性调整。
图源:第14期《进击的跨境人》“2025年海外仓蓝皮书”
从样本卖家主营品类的平均周转天数来看,30-60天的占比最大,与此同时,平均周转天数60天以内的合计占比达到83.33%,30天以内的占比合计达到45%。
整体上来看,跨境电商卖家的平均周转天数在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平均周转天数在15天以下的占比也达到16.67%,周转效率有飞跃性的提高,也体现出海外仓模式的优越性。
图源:第14期《进击的跨境人》“2025年海外仓蓝皮书”
从库存绩效看产品市场竞争力有两个重要的量化指标:库存周转率和商品动销率。
库存周转率=(库存量÷出库量)×100%(金额或数量)。
其倒数即“周转天数”,用来衡量一定时期内存货周转次数,可反映商品的畅销程度,数值越大、周转越快。当然,周转快不代表库存少。
商品动销率=(发生出库SKU数÷库存SKU总数)×100%。
反映货品种类的销售活跃度,数值越小反映滞销的种类越多,当然,数值大并不代表销量高,大于100%还可能意味着缺货、断货等。
调研卖家在2024年的库存管理情况,半数以上没有或仅有少量呆滞库存,当然这也与呆滞库存的界定有关。
关于库龄超过多少天会被认定为呆滞库存,不同卖家有不同的界定,近20%的卖家认为库龄超过30天就是呆滞库存,30%左右的卖家认为库龄超过60天就是呆滞库存,认为库龄超过180天才是呆滞库存的卖家占比也有30%左右。
此外,认为库龄超过90天就是呆滞库存的卖家占比20%左右。
存在库存呆滞的产品林林总总,卖家在问卷中填写的包括大件家具、高端美妆产品、小型日用品、童装、长尾服饰类、中间品、电动眼霜、车用麦克风、宠物用品、电子产品、汽摩配、家居园艺以及退货产品等。
当问及造成库存呆滞的原因,卖家倒是有一些相似性,主要包括SKU多、应季产品过季/断码、市场行情不好、销售计划失误、竞争激烈、选品问题、市场变化、备货量多、季节性需求变化、运费高、产品力不行、计划有问题、备货周期长、未测品、产品投流转化的效果不佳、产品权重低等。
关于卖家清理滞销库存的方式选择,78.33%的卖家会选择电商平台降价促销,而选择分销给当地线下折扣商超和选择当地销毁的卖家占比都是31.67%。
此外还有卖家会分销给其他跨境电商卖家(占比30.00%)或是调拨到其他市场销售(占比21.67%),而选择退回国内的占比仅8.33%。
图源:第14期《进击的跨境人》“2025年海外仓蓝皮书”
关于滞销库存的清理,柔性响应将形成核心竞争力,一些大卖及服务商已经着手实践,例如乐歌股份在美设退货翻新中心,退货商品48小时再上架率提升至65%;大健云仓对接Costco等本土渠道,帮助卖家月清滞销库存超200万美元。
资金与效率:
不同模式、品类致备货资金占比差异大
跨境电商卖家的备货资金占比受平台模式、产品特性及运营策略的影响较大,通常在总运营资金的30%-60%波动。
对于轻资产模式的卖家,备货资金占比为30%-40%,包括铺货型卖家和广告依赖型卖家,前者依赖“一件代发”或小批量多批次采购,库存周转快,备货资金占比可控制在30%左右,后者资金侧重用于营销推广(占预算20%-30%),备货占比相应降低。
对于重资产模式的卖家,备货资金占比往往能达到50%-60%,主要为海外仓备货的卖家和品牌卖家,其中,高关税商品备货量需压缩至20天销量,低关税商品可放宽至40天,但资金占比通常都较高。同时,高货值产品如电动摩托车及工业设备等品类,因单件成本高且需批量备货,资金占比可达60%以上。
此外,在包括关税窗口期和旺季储备期在内的特殊时期,备货资金亦有波动。在关税政策的窗口期,政策调整前可能出现集中备货,如2025年二季度美国加税预期下,备货量激增,推高备货资金占比至50%-70%。而旺季大促前备货量可能会增加30%-50%,因而备货资金占比短期上升。
影响备货资金占比的关键因素,如下表示例: